移动端 JS 引擎哪家强

在一般的移动端开发场景中,每次更新应用功能都是通过 Native 语言开发并通过应用市场版本分发来实现的。但是市场瞬息万变,Native 语言在开发效率上存在一定不足,并且从APP版本更新应用市场审核发布再到用户下载更新,总会存在一定的时间差,这样就导致新的功能无法及时覆盖全量用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者们一般会在项目里引入一门脚本语言,提速APP的研发流程。在移动端应用比较广泛的脚本语言有 LuaJavaScript,前者在游戏领域用的比较多,后者在应用领域用的比较多。本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讨一下移动双端(iOS & Android)的JavaScript引擎选型。由于个人水平有限,文章总会有遗漏和不足的地方,还请各位大佬多多指教。

JS 引擎选型要点

JavaScript作为世界上最热门的脚本语言,有着非常多的引擎实现:有Apple御用的 JavaScriptCore,有性能最强劲的V8,还有最近热度很高的QuickJS......如何从这些JS引擎里选出最适合的?我个人认为要有几个考量:

  • 性能:这个没话说,肯定是越快越好
  • 体积JS引擎会增加一定的包体积
  • 内存占用:内存占用越少越好
  • JavaScript 语法支持程度:支持的新语法越多越好
  • 调试的便捷性:是否直接支持debug?还是需要自己编译实现调试工具链
  • 应用市场平台规范:主要是iOS平台,平台禁止应用集成带JIT功能的虚拟机

比较麻烦的是,上面的几个点都不是互相独立的,比如说开启JITV8引擎,性能肯定是最好的,但它引擎体积就很大,内存占用也很高;在包体积上很占优势的QuickJS,由于没有JIT加持,和有JIT的引擎比起来平均会有5-10倍的性能差距。

下面我会综合刚刚提到的几个点,并选择了JavaScriptCoreV8HermesQuickJS4JSVM,说说它们的优点和特点,再谈谈他们的不足。

继续阅读移动端 JS 引擎哪家强

Qussar QScrollArea动态适配View高度

我们在使用Qussar QScrollArea等控件的时候,很多情况下,必须给出一个固定的高度,否则控件的高度会变成 0,导致无法显示出来。如何动态适配View高度呢? 参考如下:

或者类似下面的情况:

参考链接


SM2的非对称加解密Java工具类(bcprov-jdk15on/bcprov-jdk16)

bcprov-jdk15on实现例子

Maven依赖:

Java实现如下:

bcprov-jdk16实现例子

注意

  • 根据国密推荐的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首先产生随机数计算出曲线点C1,2个32byte的BIGNUM大数,即为SM2加密结果的第1部分(C1)。第2部分则是真正的密文,是对明文的加密结果,长度和明文一样(C2)。第3部分是杂凑值,用来效验数据(C3)。按国密推荐的256位椭圆曲线,明文加密结果比原长度会大97byte(C1使用EC_POINT_point2oct转换)。

我们可以利用 密文,长度和明文一样(C2)这个原理,来跟踪现实中的调试问题,我们在没办法解密用户输入数据的内容的情况下,可以知道用户输入内容的长度,也能辅助我们解决很多调试问题。

上述的代码还可参考 Java—bouncycastle支持国密SM2的公钥加密算法

参考链接


Android项目如何只在单元测试时引入特定libs/jar/aar

正常情况下Android项目需要的jar包,我们可以通过放置到项目对应的libs目录下即可。但是如果我们只希望某些特定libs/jar/aar只在执行单元测试时引入,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呢?

Android Studio 4.1.x及以上版本,build tools 4.1.x及以上版本的情况下(较低的版本可能不支持这些配置项),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androidTestImplementation fileTree的方式进行引入(同理 常规单元测试使用 testImplementation fileTree),如下:

参考链接


Thymeleaf公共css,js提取及自有css,js导入

之前参考网上的各种方法,均为达到期望的效果,于是到Thymeleaf 官网逛了下,找到官网的例子来实现了: 

直接上栗子:

一般页面调用公有CSS,并使用自己的CSS:

公有js的提取方式是一样的:

公有JS的使用包一层DIV即可:

测试结果可用,具体解释请参考Thymeleaf官方文档

注意,上述的配置在引入的是,会多出来一个DIV标签,如果想去掉这个标签,可以使用如下方式声明以及引用

公有JS的使用包一层th:block即可:

另外如果使用的SpringBoot版本是1.5.4,默认的thymeleaf不是3.0版本,上面的测试需要thymeleaf 3.0版本才可以,需要修改下pom.xml文件,添加以下配置即可:

另外如果使用的SpringBoot版本是2.5.0,则不需要任何修改,直接可以生效。

参考链接


Python编写AES加密代码

最近需要 Python 实现 AES 加解密操作,在目前的 macOS Big Sur (11.4) 上使用 PyCryptodomePyCrypto 都会报错:

经过测试,我们可以使用 cryptography 来实现这个功能,如下:

参考 AES 算法实现代码:

参考链接


thymeleaf与vue结合使用时,vue如何取模板里的值

@clickVUE里绑定的点击事件,此时事件存在于thymeleaf的循环th:each下的元素,getCourses()vue里的方法属于js,但是需要取到模板里产生的值<年级id>

此时可以用th:v-on:"| |" 或者th:@click="| |" 简单来说就是将前端的方法当作字符串拼接起来,前面加th:就能解析${grade.id} 的值

同理,绑定class用于样式也能如此

参考链接


thymeleaf 与 vue 结合使用时,vue如何取模板里的值

Error: Attribute Signature requires InnerClasses attribute. Check -keepattributes directive

最近在编译Android项目的时候,报告如下错误:

网上查找了很久,才了解到问题出在混淆配置上,具体原因为当混淆配置项中存在

的时候,需要同步增加

更详细的解释参考如下:

Signature (Java 8 or higher) works only Java 8 or higher and InnerClasses (Java 5 or higher) so check your Android Studio is using Java SDK version. Please update your Proguard config with below settings

Add this line to your proguard-rules.pro file:

InnerClasses (Java 5 or higher)

Specif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lass and its inner classes and outer classes. Other than this and the naming convention with a '$' separator between the names of inner classes and outer classes, inner classes are just like ordinary classes. Compilers may need this information to find classes referenced in a compiled library. Code may access this information by reflection, for instance to derive the simple name of the class.

Signature (Java 8 or higher)

Specifies the generic signature of the class, field, or method. Compilers may need this information to properly compile classes that use generic types from compiled libraries. Code may access this signature by reflection.

More details about -keepattributes and more settings you can apply, please see below link.

Proguard options

参考链接


Android Build Error: Attribute Signature requires InnerClasses attribute. Check -keepattributes directive

NSURLProtocol -- DNS劫持和Web资源本地化

什么是DNS劫持

DNS劫持就是通过劫持了DNS服务器,通过某些手段取得某域名的解析记录控制权,进而修改此域名的解析结果,导致对该域名的访问由原IP地址转入到修改后的指定IP,其结果就是对特定的网址不能访问或访问的是假网址,从而实现窃取资料或者破坏原有正常服务的目的。
 常见的DNS劫持现象网络运营商向网页中注入了Javascript代码,甚至直接将我们的网页请求转发到他们自己的广告页面或者通过自己的DNS服务器将用户请求的域名指向到非法地址

如何解决DNS被劫持

全站使用HTTPS协议,或者采用HttpDNS,通过HTTP向自建的DNS服务器或者安全的DNS服务器发送域名解析请求,然后根据解析结果设置客户端的Host指向,从而绕过网络运营商的DNS解析服务。

本文的解决方案

客户端对WebView的html请求进行DNS解析。优先使用阿里、腾讯、114等公共安全的DNS服务器解析客户端的所有指定域名的http请求。相对来讲我们自己的服务域名变化较少,对此我们做了一个白名单,把凡是访问包含我们公司域名的请求都必须通过白名单的解析和DNS验证。从而杜绝被劫持的情况出现,这时候NSURLProtocol就派上用场了。

NSURLProtocol

这是一个抽象类,所以在oc中只能通过继承来重写父类的方法。

然后在AppDelegate的 application:didFinishLaunchingWithOptions: 方法或者程序首次请求网络数据之前去注册这个NSURLProtocol的子类

注册了自定义的urlProtocol子类后,之后每一个http请求都会先经过该类过滤并且通过+canInitWithRequest:这个方法返回一个布尔值告诉系统该请求是否需要处理,返回Yes才能进行后续处理。

+canonicalRequestForRequest:这个父类的抽象方法子类必须实现。

以下是官方对这个方法的解释。当我们想对某个请求添加请求头或者返回新的请求时,可以在这个方法里自定义然后返回,一般情况下直接返回参数里的NSURLRequest实例即可。

It is up to each concrete protocol implementation to define what “canonical” means. A protocol should guarantee that the same input request always yields the same canonical form.

+requestIsCacheEquivalent:toRquest:这个方法能够判断当拦截URL相同时是否使用缓存数据,以下例子是直接返回父类实现。

-startLoading-stopLoading两个方法分别告诉NSURLProtocol实现开始和取消请求的处理。

由于我们在-startLoading中新建了一个NSURLConnection实例,因此要实现NSURLConnectionDelegate的委托方法。

至此,通过NSURLProtocol和QNDnsManager(七牛DNS解析开源库)可以解决DNS劫持问题。但是NSURLProtocol还有更多的用途,以下是本文第二个内容:webView上web请求的资源本地化。

Web资源本地化

这里只举一个简单的示例,同样是在上述NSURLProtocol的子类的-startLoading方法里

继续阅读NSURLProtocol -- DNS劫持和Web资源本地化